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

时间:2024-02-22 17:50:07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幼儿身心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家长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那么如何写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1

摘要:维果斯基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思想。作为幼儿的施教者之一,家长,其所持的教育观反应了对幼儿确立期望的方法。因此,维果斯基的教育观给家长确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有了一定的指导,例如: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给予幼儿合理的期待;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幼儿的水平进行教育;掌握幼儿的学习最佳期限等。

维果斯基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思想,为后世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在教学观上,他强调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阐述了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等教育观点。从其教育思想的内容上来分析,其理论思想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直接指导作用,对幼儿第一任老师――家长来说,其教育观的真谛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确立合理期望的意义

合理期望是建立在儿童如何发展和如何学习的知识基础上。从每个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中可折射出其对孩子的不同期望值和期望程度。夸美纽斯曾经以自然为比喻,对儿童的发展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他说:自然的作为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在前进的时候,是界限分明地一步一步进行的,[1]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或阶段来进行的,因为“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发的,自然并不跃进,它只是一步一步地前进”。同时,任何对儿童发展的期望,一定是建立在儿童自身发展的阶段和速度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现代社会中,家长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直以来是很多父母根深蒂固的教育愿望。父母可曾想过,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是否也能赢在终点线上呢?我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发展时,还为孩子做了哪些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孩子给予的期望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是否遵循了孩子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确立合理期望的方法

(一) 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给予幼儿合理的期待

幼儿身心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家长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因此,成人在教育中要用心探索幼儿年龄特征。例如,大班的幼儿,其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最突出的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他们会提出申辩。按维果斯基的教育观来看,这一时期的幼儿主要处于反应型的教学阶段,施教者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中心而展开对其教育。

(二) 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幼儿的水平进行教育

维果斯基认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育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2]第一个水平就是幼儿已经具备的发展水平,这一水平,相对于幼儿发展的未来水平来说,处于未成熟的状态,不过在家长或其他更有能力的人的帮助下,是可以达到成熟的。那么判断并确定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就成为了家长确立对幼儿的合理期望的起点。此外,家长在帮助未成熟儿童制定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时还应考虑到一个时间的因素。因为儿童能够学样东西,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求他们在某一个低幼年龄或某一个较早的年级去学习这些东西。[3]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应始终保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个区间之内,须基于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再对幼儿的潜力空间和可能性进形评价,判断,避免期望过高。杜威曾说:“过高的期望程序的一致和过度要求迅速取得表面的结果,是学校中虚心态度所要对付的主要敌人。

(三) 掌握幼儿的学习最佳期限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维果斯基凭借其独特的心理学视角证实了“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开始有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这一观点。作为父母,在确立对幼儿的学习期待时,应从幼儿的生理、心理机能的发育状态成熟与否出发,掌握好幼儿的学习最佳期限,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指导,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事实上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区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幼儿由于天生遗传或者后天的多变因素本身的智力、能力水平可能偏低些;有的恰好相反,他们天生资质、禀赋较高,在外界有利环境的塑造下能够有甚好的造诣;大部分的幼儿智力、能力水平处于较高和较低的水平之间。所以,家长在要求幼儿或帮助幼儿制定目标时,应清楚幼儿自身的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采取积极的激励和指导方式去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在可能性。

(五) 留给幼儿一定的个人空间

俗谚有云:懒妈妈常常能带出勤快孩子。与此相通的是家长可以偷偷懒,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空间,不要挤占孩子的空间,让他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更加自由肆意一些,对于孩子关注过多,表现上是一种关爱,是无私的付出,其实更易于转换成一种控制,这种控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中教与学的关系中来看,家长作为幼儿的“促进者”,知识的理解,意义的建构是在幼儿的自主建构和认知的能力上发展起来的。作为孩子亲密的情感依靠者,如果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过多的时间上或者选择学习内容上的控制,他们会感到受到太多的束缚,这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并且对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伤害。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既有教育性也有福利性,一方面要承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要服务家长。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是幼儿园调整工作的重要依据。城市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通常会分别主要接收来自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的幼儿,城、乡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因其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肯定会表示出差异。目前对幼儿园家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内容等方面,而较少涉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看法,对城、乡家长的比较研究更是极其缺乏。鉴于这种研究的空白,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城乡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具体期望和其差异,以为城、乡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在山西省太原、晋中、大同、吕梁、运城5个地区随机选取位于城市(市、县政府所在地)的`幼儿园6所,位于乡镇的幼儿园5所,发放家长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其中城市园 211份,乡镇园201份;大班家长207人,占50.4%,中班家长204人,占49.6%;男幼儿的家长208人,占50.6%,女幼儿的家长203 人,占49.4%。

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编家长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第一局部用于了解幼儿家庭的基本信息;第二局部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期望;第三局部采取开放题的形式,请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利用SPSS4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幼儿家庭背景比较

本研究问卷结果显示,城市幼儿园中,父亲职业主要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7%)和工人(24.4%),父亲学历主要是大专或本科 (59.3%);母亲职业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26.7%)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3%),母亲学历主要是大专或本科(59.4%);70.5%的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其中家庭月收入为2500~4000元的占36.0%,家庭月收入为1500~2500元的占34.5%。

乡镇幼儿园中,父亲职业主要是农业劳动者(36.0%)和其他(如司机等,20.0%),父亲学历主要是初中或以下(68.9%);母亲职业主要是农业劳动者(57.8%),母亲学历主要是初中或以下(72.7%);家庭月收入主要是500~1500元(58.6%)。可见,总体上来看,城市幼儿园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地位与经济收入均比乡镇幼儿园家长要优越得多。

(二)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

本研究调查了家长送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原因、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在园活动内容的关注、家长对幼儿教师素质的关注等方面,以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期望。结果标明,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期望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著差异。

在回答为什么送小朋友上幼儿园的问题时,城乡家长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在幼儿园可以多学些知识”和“在幼儿园可以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两项的选择比例都在90%以上。可见,城市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的家长都希望小朋友进入幼儿园能够多学知识,能够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强的功利性。城乡家长在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选择项是“在幼儿园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P<0.05)。卡方检验标明,城市园有70.3%的家长认为这也是送小朋友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乡镇园家长选择这一答案的比例只有49.5%。这可能与城市儿童绝大局部为独生子女,而乡镇儿童多有兄弟姐妹有关。城市儿童在家的孤独是促使很多城市家长送小朋友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标明,城乡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最应该具备的条件都是“师资水平高,对小朋友友好,能尊重家长,经常听取家长的意见”和“注重培养小朋友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家长选择这两项的比例都在66%以上。对于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收费合理性和幼儿园办园特色的考虑则都比较低,只占20%左右。城乡家长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主要表示在以下方面:选择“只要小朋友健康快乐就行”的城市园家长占42.4%,乡镇园家长只有22.9%;选择“硬件好,服务到位”的城市园家长占41.9%,乡镇园家长只有19.8%;选择“有先进的办园思想”的城市园家长占 58.1%,乡镇园家长只有43.5%;选择“能学到知识技能,例如多认识一些字,多记一些英语单词等”的乡镇园家长占到59.9%,城市园家长为 46.7%。卡方检验标明,城乡家长在这些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城市园家长更期望幼儿园能够让幼儿健康快乐地生长,希望幼儿园有好的硬件和服务,有先进的办园思想等;而乡镇园家长更多地只是单纯地期望幼儿园能够让幼儿多学些知识技能。

对于幼儿的在园生活与学习,城乡家长关注比例相对比较高的都是“智力发展”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两类园家长选择这两项的比例都在48%左右。经卡方检验,两类园家长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学了多少知识。如背了多少首诗,学会多少计算题”的乡镇园家长为22.3%,而城市园家长仅占4.3%;选择“ 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城市园家长为14.3%,乡镇园家长只有4.1%;选择“是否开心快乐”的城市园家长为33.8%,乡镇园家长仅为16.1%。可见,与对理想幼儿园的期望相同,城市园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营养健康和开心快乐,而乡镇园家长更关注幼儿学了多少知识。

在回答“您认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城乡家长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爱心和责任心”,选择比例均高达75%;对于教师的日常照料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同事合作的能力等,选择比例都很低,均仅为20%左右。经卡方检验,标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的选项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有22.9%的乡镇园家长表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视,而仅有10%的城市园家长选择了此项。可见,乡镇园家长更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与他们对小朋友知识技能学习的关注是一致的。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期望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肯定了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并都期望幼儿园能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如促进小朋友的智力发展,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同时,受家长文化与职业背景差异的影响,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还是存在很多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示在对小朋友发展取向的选择上。这实质反映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认识。

城市园的幼儿家长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比较高,对小朋友发展的理解更为全面和科学,有着较为合理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因此城市园家长除了希望幼儿园能够促进小朋友智力发展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非常重视小朋友在园的营养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您对幼儿园今后工作的目标与内容的改进有何具体建议”时,大多数城市园家长(89%)都表达了让小朋友全面发展的希望,如“不只仅是在学习上有良好的习惯,在性格培养上也要予以重视。”“小朋友不只要有健康的身体,老师还应重视提高他们与小朋友交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等。乡镇园的幼儿家长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而且大多数只接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较低的家庭收入与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多地赋予教育以改变小朋友命运的功利色彩,希望小朋友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向上流动,而不再像自身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这肯定会促使他们更多地希望小朋友在园多学习知识与技能。在回答上述开放式问题时,乡镇园家长也表达了同样的价值倾向,如他们希望幼儿在园“能掌握拼音的正确读法,能熟练算数,能记住更多的英语单词”等。

城乡家长的这种不同认识决定了城乡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应有不同的重点与战略。由于城市园家长已经具备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儿童发展观与教育观,城市幼儿园应更多地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进一步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理念与能力。而对于乡镇幼儿园来说,就不能简单地为了保证招生而迎合家长的片面需要,把狭隘知识的灌输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之相反,乡镇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积极引导家长改变片面的早期教育观念,促使家长认同并支持幼儿园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从而保证乡镇幼儿园能够依照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向发展。

《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期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